关于春雨,朱自清有这么一段描述: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眼。
为什么别烦呢?
直到我看到海尔推出一支广告片《一百年的春雨》,似乎明白了,因为春雨是可爱的,是不寻常的。
海尔把镜头对准广西巴马长寿村的春雨,讲述一个小女孩与春雨邂逅的故事,内容极度舒适。即使放到海量的广告中,我也会愿意多看几秒。
1
一百年前的春雨
一百年前的味道
广告片怎样才好看?
要我说,还得是有氛围感。
海尔这条短片,就把清爽的春雨体验拍了出来,驱散了春困和燥热,心也跟着静了下来,很适合在春天观看。
在传播学理论中,用户在对于品牌信息的感知,分为“中心化路径”和“外周路径”两种:
中心化路径,这个说的更多是传统广告,为了说服消费者,自说自话自己的产品有多好。
不同于前者,另外一种外周路径,更强调的是通过呈现沉浸感的原生内容,让用户自己感知。
2
孩子是生活的艺术家
3
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有朝一日,营销将不再是品牌和用户之间的事,而更像是一种感官体验,购买决策受感受到的情绪驱动。”
海尔这条广告之所以吸引我,不仅是因为极度舒适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支有着感官冲击力的短片。
这就要讲讲通感的作用。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对于通感,钱钟书先生如是解释。
我们对于一件产品的感知,不是局限于一个感官层面,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审美感官的,譬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海尔借助长寿村肉眼可见的风秀、谷幽、气香、水甘,打通了我们的不同感官,展现了这个地方极佳的空气质量,把海尔洗空气空调的功能,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
一边调动我们的感官,让我们更好地感知长寿村同款的空气质量;
一边营造我们对于森林风环境的向往感,从而让大家自然而然地,对海尔洗空气空调的功能产生联想。
试想一下,品牌单方面的自说自话,平铺直叙海尔洗空气空调的创新功能,显然就会相当地直白无力。
相反海尔把枯燥无趣的空气质量数据,转化为极具感官冲击的画面,形成直观有力的卖点表达: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长寿村空气洁净的天然过滤器,而海尔洗空气空调,同样也能让每个人呼吸到同款健康的空气。
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尔“好空气,洗出来”的理念,这样的沟通变得更有说服力。
4
写在最后
免责申明:问答内容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云媒派的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内容。
本站部分内容由合作商Chinode协助创作,Chinode是帮助国外品牌进入中国的数字营销机构(China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新闻稿发布服务(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in China)由本平台协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