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媒派--原媒体比价网

电商产品设计:商品保举系统

时间:2022-03-02

在电商网站里进行商品保举,可以提高整个网站商品销售的有效转化率,增加商品销量。今天就来聊聊电商产品中的商品保举系统。

在电商网站里进行商品保举,可以提高整个网站商品销售的有效转化率,增加商品销量。通过用户已经浏览、保藏、购买的记录,更精准的理解用户需求,对用户进行聚类、打标签,保举用户感兴趣的商品,帮手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商品,适时放大需求,售卖更加多样化的商品。甚至在站外推广时,能够做个性化营销。

商品保举分为常规保举、个性化保举。

常规保举是指商家选择一些固定商品放在保举位,或者基于商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相关的商品保举。例如:在用户买了奶瓶之后保举奶粉。个性化保举指基于用户购物习惯,按照商品特性来进行保举。例如“看过此商品后的顾客还购买的其他商品”保举项。

电商系统中的商品保举位一般有:首页运营banner最底部的位置(猜你喜欢/为你保举)、购物车最底部的位置(猜你喜欢/为你保举)、商品详情页中部(看了又看、买了又买、为你保举等)、用户签到等位置。还有这两年兴起的内容电商,通过社区做内容来提高转化率。

常规保举

常规保举的商品不会因为用户差别产生差异,主要是运营配置的活动或固定商品(商品精选)。除了在固定保举位选定某些商品进行配置,例如拔取10件固定商品放在签到页进行保举。还有一些固定规则的动态配置商品,,例如图中商品销量排行榜、商品保藏排行榜、某品类的销量排行榜(例如图书会有许多排行榜),这类按照浏览、保藏、销售数据做的商品统计在常规保举时会经常用到,对用户的消费决策影响也比较大。

近两年崛起的内容电商也属于商品保举的一种,很多平台都开始在内容上发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看直播、看自媒体文章、看帖子的过程中购买商品。例如淘宝的微淘、京东的觅生活(meelife)、小红书等。

在移动互联网形态下,用户的浏览减少,更倾向于浏览和保举,但简单的商品列表和口号描述的冲击力已然不够,内容电商将商品嵌入到案牍或者视频中,通过详细的描述消费感受和商品特点,激起用户的同理心,这样的购物消费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非计划性消费。

在内容电商中,除了平台商家本身产生内容,还应允许用户产生内容(ugc),而且对ugc内容进行激励。内容形式有长图文、视频保举、直播保举等多种形式,在内容中嵌入商品购买入口,在浏览时可以直达商品,增加购买转化率。对内容进行分类打标,可以缩短用户查找的路径。建立内容社区,提供评论、关注、种草(保藏)、赞赏等多种互动方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微信、微博等)的功能。在内容中尽量保举统一风格或同一场景的商品,增加商品之间的关联性。

随着货架式电商时代逐渐过去,内容电商保举的优势逐步凸显,特别在垂直行业,如美妆、母婴等,内容电商为中小型电商公司突破流量黑洞提供了机会。

个性化保举

电商保举系统将收集的用户信息、产品信息及用户画像分类作为系统输入,利用适当的保举算法和保举方式,按照用户设定的个性化程度和信息发送方式,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保举。用户对保举结果的点击浏览、购买的反馈结果,又可以作为优化系统保举的参考。

完善的保举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根据收集→分析→保举的步骤,收集用户信息的用户行为记录模块、分析用户爱好的分析模型模块、分析商品特征的商品分析模块和保举算法模块。

用户行为记录模块负责搜集能反映用户爱好的行为,例如浏览、购买、评论、问答等;用户行为分析模块通过用户的行为记录,分析用户对商品的潜在爱好及喜欢程度,建立用户偏好模型;商品分析模块主要对商品进行商品相似度、商品搭配度、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分析;保举算法按照必然的规则从备选商品集合中筛选出目标用户最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进行保举。

如图所示:

用户画像是按照用户特征(性别、年纪、地域等)、消费行为习惯(浏览、购买、评论、问答等)等信息进行抽象化,建立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便是给用户贴“标签”,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行为记录分析而来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保举系统的难点,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在于用户画像的积累过程极其艰难。其次用户画像与业务自己密切相关。在用户标签足够丰富而且多的时候,就可以对用户聚类,例如用a/b/c/d等四种典型用户画像来代表商城的目标用户,还可以将新用户进行归类这些典型用户画像中。

免责申明:问答内容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云媒派的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