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微信、知乎这类产品上感受到做产品最重要的应该是节奏。对于
产品经理
而言,怎样让正确的事相继发生,可能是最难的。
社交
不等于社区。
腾讯擅长的是社交
工具,比如qq、微信,qq空间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而不算是一个统一的社区。所以在社区产品学习目标这件事情上,我选择6000w+注册用户,融d轮的知乎。
我看到知乎的创始人很推崇一本书《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讲的是怎样规划和建设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我刚好也读过本书,我印象里书中讲到一座城市要有活力关键有三点:
其实社区很适合城市这一比喻,豆瓣
社区以前尝试过某个产品形态阿尔法城,但是以失败告终,可以侧面证明建好一座虚拟城市并不容易,需要调和各种力量,使其开始生长。
研究方法:
按所有用户需求频次来看(高-》低)我的一位10w+粉丝级
大v
朋友常用:提问、回答、关注、点赞、收藏、私信、没有帮助。
结合下面这张知乎首页的截图,我们可以从知乎首页中看到以下三类产品功能:
我们也可以直接从网页中不同模块的面积看到,内容分发部分功能所占面积最大,有意思的是内容产生部分功能的面积不是最大,但是位置是最好的,正处于用户浏览网页的黄金三角区域。
我们可以在这块看到tab页中的优先级差异:
从这方面的信息优先级排序上,我们可以看到知乎优先的还是内容功能,其次才是社交。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pgc社区产品知乎2010年-2017年,每年最重要的产品功能迭代是什么?
我尝试基于腾讯云上的爬虫,用python爬虫抓取话题“知乎产品改进“下的所有精华回答,尝试着用数据回答这一问题,当然有一部分也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
我们从
数据分析
可以看到知乎几次主要版本迭代的时间节奏(画时间轴),以及用户的关注程度(相关迭代讨论获赞数)知乎小管家+知乎产品团队的专栏文章
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知乎产品团队获赞过1000的文章只有11篇,而知乎小管家获赞超1000的文章有19篇。可见知乎一般用户更关心的还是社区
运营
和氛围,而非产品迭代。
但是我个人却认为:如果没有产品层面对于优质信息的保护,以及对于低质信息的打击,但靠运营团队,维系优质讨论氛围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可能远非知乎一个
创业
公司可以承担的。
对于知乎的产品迭代而言,初期偏信息分发、交互,中期开始出现算法层面的功能,用户可能没有办法看到但对于用户的体验很重要。
知乎怎样对回答进行排序?https://
悟空系统-反垃圾、刷赞识别 https://
知乎+
搜狗
搜索功能合作 论知乎搜索框的炼成–知乎专栏
知乎怎样计算用户在某个领域下的权重? https://
知乎运营应该从葛巾老师的退出里
得到
什么教训? https://
知乎快捷键:https://
chrome下shift+ctrl+j
知乎曾经上过小组功能,里面内容质量太水,很快功能下架
知乎产品核心功能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feeds流的,价值在于让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又能看到一些平台上最热门的内容。
产品层面、可以认为知乎的内容分发主要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发现”功能中的feeds会基于算法和编辑推荐。
知乎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功能,建立了人-问题、问题-人,人-人、问题-问题之间的完善关系链。在我看来这也是知乎能够成为一座内容城市的重要原因
知乎上1年前有个很火的提问:“八岁开始刷知乎,刷到二十岁,知识量能达到什么水平?”有个获赞超过1w的答案提到了一句话:“我和你妈去跳广场舞,跟不上节奏怎么办啊?
儿子: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其实除了可以欣赏到这样抖机灵的答案以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涌入知乎这一中文问答平台。
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一句话:
知乎上有着不同领域,海量的优质内容,而且有着高质量的组织结构,便于查找。
后续的知乎简史3会考虑从社区运营(拉新
+促活+氛围建设+个别大v为什么退出知乎等角度加以分析)。
免责申明:问答内容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云媒派的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内容。
本站部分内容由合作商Chinode协助创作,Chinode是帮助国外品牌进入中国的数字营销机构(China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新闻稿发布服务(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in China)由本平台协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