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媒派--原媒体比价网

关于咕咚 vs 悦跑圈,不一样的竞品分析

时间:2021-11-27

在写竞品之前,同样要明确两个问题:

回答:目前我在做一款运动管理类app,选这两个竞品进行分析是想了解其产品情况,更侧重于了解其功能结构和

产品运营

方面的内容。

明确目标后,就马不停蹄进入正题。

设备型号:

ip

hone6

系统环境:

产品版本:

咕咚

悦跑圈

2016年10月,国家继46号文件后再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全民运动健身从国家战略上升到顶层国家战略。政府积极推动,全民运动健身意识觉醒,人民的运动健身需求日益高涨,运动类app应运而生。根据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体育行业报告》中显示,截止到9月份,运动类app的用户规模、单用户单日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呈稳步增加趋势。

数据来源:艾瑞mut监测数据

相比较其他运动健身方式,跑步作为一项门槛低、参与度高的运动,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第一运动,催生了一批以咕咚、悦跑圈、nikerunning+为代表的跑步app的诞生。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69%的运动健身用户经常跑步。

咕咚和悦跑圈是跑步类app的两个典型代表。

咕咚创建于2011年,是最早一批跑步类应用。咕咚不仅仅局限于跑步,还涉及步行、骑行、滑雪、滑冰、登山等运动项目。除了咕咚,还有企业咕咚、咕咚冰雪、runtopia三个软件app,实现生态链多平台获取

目标用户。同时在硬件方面,咕咚推出咕咚手环和咕咚跑步盒子,咕咚手环对准个人用户,跑步盒子对准健身房、健身器材生厂商。

悦跑圈创建于2014年。其目标只做跑步,旗下有11家公司,从杂志到媒体,赛事执行、服装设计到旅游公司。通过平台以及这些价值链延伸的产业,产生更高的价值。悦跑圈通过良好的交互界面和简单的功能操作,成功的吸引了一批忠实用户,可谓是后起之秀。

数据来源:酷传app应用监控,数据截止至2月11日

从数据中可看出,咕咚由于创建时间较早,抢先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不论是在android市场还是ios市场都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优势。

从安卓端下载量分析,两个应用的主要下载

渠道

大致相同,其中华为机型、应用宝、360、百度为主要下载渠道,魅族和oppo记性的下载量也不少。

这是否可以给

运营

的小伙伴一些启发呢?

数据来源:talkingdata行业数据研究中心

咕咚和悦跑圈的用户年龄分布大致相同,用户年龄在19-45岁,其中主流用户集中在26-35岁年龄段,该年龄段用户人数占总人数的51%。男女用户比例为6:4。从用户的消费偏好结构上看,咕咚和悦跑圈的用户消费偏好大致相同,喜好大众和时尚品牌,消费能力较高,追求时尚与健康。

26-35岁该年龄段用户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是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或是在职场数年的中层领导,工作压力大,需要通过运动锻炼身体、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他们较为年轻,消费观念新颖,注重生活品质,喜欢分享有意义、有格调的事物,渴望在工作之余通过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组织,拓宽

社交

人脉。

结合用户属性分析与产品使用体验,产品不光要满足用户对运动

工具

的基本需求,还必须要满足用户的期望心理需求,满足其社交虚荣心,组织活动提高用户参与度,让用户在产品中寻找到归属感,增强用户粘性。

appstore健康健美榜排名

数据来源:

aso100

数据分析

平台,截止至

以下罗列的是咕咚、悦跑圈的期望功能和兴奋功能。

产品定位决定产品的功能规格。

咕咚定位于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而运动社交属于弱社交关系,因此咕咚以关注替代添加好友,以关注数和粉丝数来体现个人社交范围,这一点类似于微博。平台上通过热门话题和讨论区吸引有共同话题的用户,促进用户间发现和交流,增强平台的社交属性。平台上不只是图文内容,还有

直播

的内容。直播是抓住高曝光率和关注度,培养平台直播达人,类似微博中的

大v,提高平台

流量。一个特色功能是推出企业俱乐部功能,发展线下用户资源。另一个功能商城是咕咚设计盈利模式,是其一大现金流。

悦跑圈专注于跑步,做小而精的产品。除了用户基本的跑步工具需求之外,悦跑圈也必须做跑步社交来加强用户间的联系,从而增强用户对产品的粘性。悦跑圈在相机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水印和滤镜的功能,使得照片看起来更酷炫、更有逼格,极大促进用户分享运动成果,满足用户社交虚荣心。从心理层面上,添加跑友比关注跑友的心理成本要高,关系要紧密。悦跑圈采用添加而非关注,欲创建的是较强、紧密的社交关系。定制纪念品是悦跑圈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一现金流,通过精美的纪念品和刻字加强用户参与度,增强对产品的忠诚度。(1)“跑步”入口对比

共同点:

差异点:(2)社交方面对比

差异点:

咕咚信息架构

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功能规格决定二者产品信息架构的不同。

咕咚布局较广,提供除跑步以外多种运动方式的解决方案,产品的目标用户范围广,功能丰富,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由“运动圈”“发现”“运动”“商城”“我的”组成。咕咚将自身定位在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重社交,从把运动圈放置在一级导航首位的结构上可见一斑。运动圈内通过话题、直播、讨论区聚集用户,同时用户推荐其他活跃用户,促进社交网络的构建。同时在运动圈的动态标签下即可看到关注人的动态,信息呈现过程流畅,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交化。

悦跑圈专注于跑步,做小而精的产品,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由“个人主页”“文章”“开始跑步”“跑友圈”“更多”组成。个人主页突出显示跑步记录,刺激用户去刷“数字”运动起来。悦跑圈同样通过精选动态、话题、专栏聚集用户,但没有推荐其他用户,且跑友动态入口不在同一页面,增加了社交的操作成本。由此看出,二者产品虽同样社交化,但重视程度不同,与产品定位有关。(1)文章页面对比

咕咚在产品配色上以白色为主,搭配清新高亮绿,浅色灰打底,营造出一种给人积极阳光、充满活力的清新感觉。页面中通过左右滑动切换精选和动态频道,顶部采用轮播图展示当日推荐文章,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同时采用列表形式分块展示不同模块内容,结构清晰明了,无炫酷的交互操作,操作流畅。

悦跑圈在配色上以灰黑色为主+渐变高亮蓝,白色为辅,给用户一种低调、沉稳中带有酷炫的视觉体验,色彩与同类产品不同,产品的辨识度较高。页面顶部同样采用轮播图展示近期活动等重要内容,页面中部精选话题采用水平泳道形式,用户可以水平滑动泳道选择所兴趣的话题。整个产品结构简单清晰,内容分级明了。

咕咚和悦跑圈是目前运动类app的典型代表,都涉及运动社交,但二者又有所不同。从产品结构上看,咕咚比悦跑圈更重视社交,社交入口更明显,操作成本更低。从心理层面上看,咕咚通过关注好友构建个人社交网络,悦跑圈则通过添加跑友方式,前者社交门槛更低,更易社交化。也正因为门槛低,构建的社交关系较弱,悦跑圈搭建的社交关系则相对紧密,这也符合二者对自身产品的定位。

总体而言,咕咚布局于体育行业,将平台做大做广,悦跑圈则抓住跑步一个点纵向发掘,将产品往深处发展。

以下是个人在使用这两款产品后的一些建议:

最后,我想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

文末想起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句话:

拿悦跑圈和咕咚比较的时候,咕咚已经输了。

这话你怎么看?

以上内容是个人在产品学习摸索道路上的总结,愿你我在产品路上越走越远。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

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免责申明:问答内容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云媒派的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内容。
本站部分内容由合作商Chinode协助创作,Chinode是帮助国外品牌进入中国的数字营销机构(China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新闻稿发布服务(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in China)由本平台协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