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交互设计流程中,比较看重从设计目标建立到最终方案推导过程的逻辑性、终端用户体验与用户心理认知模型的匹配性等,相关的ucd设计方法很多,而基本框架则是大同小异。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与设计团队里,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们也习惯了运用这种循规蹈矩、环环紧扣的推导方式,帮手本身有理有据地应对各种「为什么这么做」的挑战。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是根据抱负化的线性设计流程执行,除去日常迭代类的需求,即使在相对完整的项目里,依靠某个灵光一现的想法或者老板一句命令而启动的情况并不少见,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交互设计师会尝试进行一些反向推导(先有结论,再找支撑结论的原因)来强行圆回本身习惯的设计流程,降低在评审中遭到挑战的可能性,即使本身内心并不认同这样做。
可是,被我们奉为圭臬的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当我还原了一下本身在工作中处于沉迷运用各种方法阶段时的状态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之所以喜欢这么做,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本身在设计中犯错和遭到挑战的概率、增强对别人的说服力、完成本身的专业沉淀等,而不是设计出真正令用户喜欢的产品。再回顾那段时间的设计产出,虽然貌似专业正确,却多少存在安分守纪、缺乏惊喜、创新性不足等缺点,没有灵气和触动人心的感觉。而随着改变这种局面的冲动感越来越强,我开始感到传统交互设计思维可能并给不了我想要的答案,甚至可能就是造成这种桎梏的原因,我需要从中跳出来,寻找全新的出路。
突破惯性束缚
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们,常常把「设计原则」、「平台规范」、「用户习惯」一类词汇挂在嘴边,对各种常见组件和设计模式熟稔于心,致力于降低用户认知和学习的成本、提高产品可用性等。这样做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当然没有错,却也可能造成一些潜在问题:体验趋同、缺乏亮点、审美疲劳等。
举个已经烂俗的海报设计例子,在我们的认知习惯里,海报通常都会用各类色彩来营造强烈视觉冲击力,但当一整面墙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报,再加一张有着绚烂色彩的海报,就远不如一张黑白海报冲击力强了。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也会有相似的情况,好比很多官网、app都喜欢用一个通栏大banner来渲染气氛,清一色的首屏布局等,从设计原则、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可却看不到什么差异化的创新亮点。
app「亮相」是我觉得做得比好好的一个案例,很多投票、话题类的app都喜欢用封面图、大色块等渲染气氛,亮相却坚持轻量设计的理念,在标题区进行大块留白,整体风格都是轻色彩、轻字体、轻配景,反而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力。
另一方面,设计原则、用户习惯并非一成不乱,我们需要连结对最新设计趋势的关注,而不是陷在一些陈旧的思维框架里面。好比说「首屏线」,在以前pc端页面设计时非常重要,但近年来随着差别屏幕尺寸的终端设备日益丰富、用户滑屏浏览习惯逐渐养成,已经迅速成为了一个过时的概念。
随着用户体验设计尺度化趋势的增强,只会沿袭既有设计模式、对用户习惯唯唯诺诺,而不能洞察问题素质、关注趋势变革、敢于突破常规的交互设计师,空间恐怕只会变得越来越小。
学习视觉思维
交互视觉岗位边界的模糊化也是现在的一个趋势,作为一个实习生时期就在出各种高保真设计稿的交互,我一直以为本身还是算懂一点视觉的,后来才意识到我所谓的懂,不过是一点技巧层面的东西,在思维方式上我仍然是彻头彻尾的交互设计。
比来读了几本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书中的一些网站设计案例给了我较深的印象,在设计流程上,区别于我们工作中常常按照产品/运营限定的内容来做梳理分类、优先级划分进而出方案、测试获取反馈等,这些案例先集中于创意发散,设计开发出几种完全差别风格的方案,在创意确定通过后,再和客户一起编纂填充内容。工作实践中,有时候虽然业务需求还没有完全明确,作为设计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抢跑开始探索,围绕核心目标尽可能多地发散想法、出概念稿等,而如果总是被动比及需求确定,在内容优先级的梳理取舍上可能就要花去大量沟通精力,也不会有多少探索差别创意的时间了。
免责申明:问答内容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云媒派的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内容。